行業新聞

          中國青年報丨海歸“轉身”新農人 為水果產銷裝上“增速機”

          2024-10-09 02:00:21

          《中國青年報》2024年1月4日 第04版

          陳秉政在國外考察水果基地。受訪者供圖

          新的一年開始了。冬天的合肥,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二三攝氏度,但周谷堆水果市場的清晨分外繁忙,一籃籃果肉飽滿的草莓、藍莓、車厘子等冬季應季水果正源源不斷地送進來,商戶們的庫房里色彩斑斕。90后陳秉政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只忙兩件事——“采”和“銷”。他走進全國的農村和大山,以及地理性標志核心水果產區,進行蘋果、草莓、藍莓、石榴等貨源分選,他還要和供貨渠道方交流產品反饋。前往泰國學習了解熱帶水果種植技術也進入了他的工作計劃。

          這位新農人戴著眼鏡,身材瘦瘦高高,看起來有些書生氣,卻充滿干勁和激情,他習慣了來回穿梭在果園、果林的生活節奏。他坦言,自己是“誤打誤撞”進入了這一行。

          2017年,陳秉政從澳大利亞一所大學金融學本科畢業回國。但他沒有好高騖遠,而是前往親戚曾工作了半輩子的合肥大圩熱帶果園考察水果產銷。他覺得,“水果很美味,種水果也健康環保,越做越有意思”。在親戚朋友的支持下,他在合肥瑤海區創辦安徽百果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他決心改變父輩在市場叫賣水果的粗獷模式,品質保障與技術創新成為他追求的兩大法寶。

          首先,他在生產環節注重農技創新和精細化產品打造。2020年,他帶領一批有文化、有技術的鄉村青年,以及安徽農業大學、黃山學院等院校涉農類專業師生,深入合肥周邊草莓產地,花了兩年時間研究草莓生長的土壤水分條件,研發出“低溫預冷促早熟”技術,實現草莓的早開花、早結果、早上市。

          這些年,踏過泥濘的道路,翻山越嶺進入果園,他從來不說自己辛苦,作為收購方和技術指導方,他總覺得“農民更辛苦”。于是,將先進的技術學為己用成為他的目標。他和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專注于開發各類水果種植技術,提高果農產量。

          20多個人的團隊建立起來,這群年輕人先后前往西雙版納藍莓種植基地、橙信豐種植基地等場所交流學習,引進“無土栽培”、水源“紫外殺菌和氯水殺菌”、水果保鮮等技術,改良水果運輸包裝設計,也實現合肥本土藍莓的品種迭代速度提升。“本地藍莓大多使用有機土栽培,我們引進無土栽培,讓品種迭代增速,也實現品質把控優勢。”

          部分和陳秉政有合作關系的種植戶不理解他為何熱衷于提升水果生長速度。陳秉政解釋道:“這樣可以搶占市場,為種植戶增收,而且我并不是一味追求速度,同時也十分重視水果的品質。”在他的主導下,企業的水果銷量常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也推動合肥本土水果種植的提質增量和更新迭代。

          “一看、二聞、三吃、四查。”這是陳秉政在工作中總結獨創的“KWCC”優選果品法。“一是看水果的光鮮度、均勻度,二是聞果味,三是吃水果的脆度、甜酸度,四就是檢查生產安全認證。”陳秉政介紹,公司所有產品,包括與公司合作的種植戶產品,全部要經過該方法檢驗。

          為解決當地種植戶銷售手段單一導致的產品滯銷問題,陳秉政以公司為平臺,與合肥周邊750余戶農戶建立合作關系,在收購、轉運、銷售等環節給農戶們提供優質服務,讓農戶節約成本、降低風險。2022年,其所在企業累計助農增收130余萬元、簽約農戶戶均增收1800元。果農們感慨:“小陳總留過洋,腦子活啊。”

          他還率先當起了主播,為合肥水果批發市場引入電商、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元素和創意。在他的帶動下,合肥一些種植戶和返鄉青年開通直播賬號,學會了拍攝和運營,拓展了藍莓、葡萄、車厘子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在合肥百大周谷堆農貿市場,有幾十家水果直播間,其中80%由陳秉政進行供貨。

          “我們幫果商開通直播賬號、宣傳品牌。我也告訴主播們,水果最吸引人的特性就是‘好吃’,口感和口味是直播內容中要反復強調的。”在他的努力下,每年平均幫助合肥農戶銷售本地草莓120余噸、藍莓100余噸、葡萄450余噸。

          “最大困難還是缺少青年人才。”為了吸引年輕人關注農業,他長期組織青年大學生深入合肥周邊農村,科普傳授水果品種、種植及冷鏈知識與技能,他還建成占地200余畝、集科普教育和示范種植為一體的果園。該果園先后接待了留學生游學團、科特迪瓦自貿區代表團、安徽農業大學師生考察團等群體。

          近年來,共青團合肥市瑤海區委為陳秉政搭建平臺和交流渠道,引導他參與志愿服務、創業敬業分享、社會治理和愛心捐贈等工作。他也有了新的目標——想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合肥農業發展,吸引人才進入行業。“年輕消費者現在多追求綠色、生態飲食。但國內的水果種植還是以自產自銷的小農模式為主,而我想做的就是集結青年力量,實現水果產銷全流程的精細化升級。”

          在他看來,看到水果從種子、樹苗再到培育開花、結果,是十分美妙的過程。“自己覺得水果好吃,消費者又很滿意,這就是作為新農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王海涵 王磊

          實習生:汪傲

          長按二維碼關注央媒看皖

          同賞徽常精彩

          共品實在皖美

          Copyright ? 2021-2022 精北傳動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5970 滬ICP備200243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