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板塊減速器方向爆發,這幾天減速器板塊被抄的比較火,巨輪智能、襄陽軸承、中馬傳動一字漲停,聯誠精密、優德精密、漢宇集團、德恩精工、南方精工等跟漲。消息面上,巨輪智能昨日公告稱公司與藦卡機器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藦卡機器人計劃向公司分批次采購約50000套RV減速器,首批采購數量約3000套。也是刺激了一下這個方向。
在機器人中,減速器處于上游,伺服系統、減速器、控制器三大板塊是機器人的上游組成部分,這些多是產業鏈里的核心設備的。中游是機器人本體,像埃斯頓、沈陽新松機器人這些做本體業務。產業鏈的下游為機器人應用或機器人集成,像博實股份、恒為科技等廠商在做這些落地應用類市場。
現在整個市場的風向是炒作上游核心設備,熱度比較大的就是人形機器人,還有就是工業機器人,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也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這兩個機器人領域的減速器,像諧波減速器、RV減速器、行星減速器、微型擺線等。波減速器傳動力較高,質量較輕,RV減速器傳動力較大,抗沖擊力強,二者的傳動精度相對更高。工業機器人要求重復定位精度高,用這兩種減速器的使用更多,去年根據貝哲斯咨詢調研來看,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器市場規模達到了237.83億元,我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市場規模大概在71.37億元。
8天7板的中馬傳動,什么情況?
這幾天被熱炒的中馬傳動走出了8天7板的勢頭,能維持嗎?如果放在機器人領域,自然是不能持續的了。前兩天正當中馬傳動大漲的時候,中馬傳動也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說近期關注到有媒體將公司列為機器人概念股,經公司自查,公司生產不涉及機器人概念,近五年來,公司投入一千余萬購入機器人用于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公司產品沒有應用于機器人。
主要是做汽車變速器及車輛齒輪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于傳統燃油車輛,汽車變速器主要搭載于皮卡、SUV、MPV和輕型客車等輕型汽車,主要客戶包括長城、北汽福田、柳汽、長安等;新能源減速器主要搭載于SUV、MPV、輕型物流車、A0和A00級乘用車,主要客戶包括北汽福田、廈門金旅、御捷汽車等。根據其2022年的產品收入結構來看,目前汽車變速器產品占比55.14%,是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第二大業務是汽車齒輪占比27.84%,第三大業務是摩托車齒輪占比13.15%。而新能源汽車減速器占營業收入比例很小。
中馬傳動在汽車變速器產品上有很大的優勢。根據汽車變速器生產企業和整車生產廠商的配套關系來看,國內汽車變速器生產廠商大概有兩種,比如一汽、東風、上汽等整車生產集團內部變速器生產廠或其控股子公司,這些廠商研發生產的變速器大多是給集團內部用來整車配套。還有就是不是整車集團的獨立變速器生產廠商,而是自己獨立運營專門給一些整車生產變速器產品。像內資獨立變速器生產廠商有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馬傳動、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等。這里面中馬傳動主要以生產皮卡、SUV、MPV和輕型客車等車型變速器。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輕卡、中卡及各類乘用車變速器。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生產重型汽車變速器。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微型乘用汽車及轎車變速器。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生產大、中型客車變速器。
但是中馬傳動的減速器市場優勢不大,業務產品不多。如今,在工業以及技術的更新迭代下,現在減速器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比如制造業機床加工中,減速器可以將電機的高速旋轉轉換為低速高扭矩的轉動,以便更好地完成加工任務。再比如新能源汽車,這種類型汽車采用電動驅動系統,需要將電機的高速旋轉轉換為低速高扭矩的轉動,以驅動車輪。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了減速器的市場,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了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5%。這里面,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46.7萬輛和53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3.4%和81.6%。
減速器在電動汽車的需求拉動下快速增長。同期,我國電動汽車減速器需求市場規模122.86億元,純電動汽車減速器規模80.09億元,插混及其他電動汽車減速器規模42.77億元。能看出,新能源汽車的減速器增長是最快的,但是中馬傳動,恰恰是主要做傳統燃油車的變速器,新能源減速器很少很少。
而在未來也能預料到,新能源大趨勢下,電動汽車減速器市場還會繼續發展,誰家的產品做好了技術升級,那么就對了電動汽車減速器的發展方向,目前來看高精度、高傳動比、高性能的輪邊減速器和輪轂減速器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誰家能夠開發研制出體積小、結構緊湊、成本低、噪聲低、高強度、高可靠性的電動輪驅動汽車用減速裝置,或許誰家就會更突出。
最后說說業績與機器人市場
這幾年中馬傳動增長情況也不是很好,這幾年,單季度的業績增長速度比較波動,而且也沒有超過百分之百的時候,中馬傳動的業績不是很穩定,表現比較好的,就是今年一季度的暴漲顯然是基于去年一季度低基數的結果。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6.47%,凈利潤增長575%,高增長是在去年同期118萬的低基數上實現的。雖然總營收比較高,達到了兩億兩千萬塊,但對應凈利率只有3.61%。
單季度波動,全年也不會很好,去年,中馬傳動收獲營收9.96億、同比下滑11.14%,實現規模凈利潤4224.45萬、同比下降33.64%,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也大幅下降,主要因素是汽車變速器總成產銷下降。說明產品市場也不是非常穩定。
但是中馬傳動以及其他有關機器人板塊的個股大漲,恰恰說明我國機器人市場的火熱程度,以及國家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工業機器人市場,這幾年工業機器人應用越來越廣,之前是在汽車制造、金屬制品加工等傳統領域,現在已經有往新一代半導體等行業探索了。開始做一下排產、質檢等工作,有支撐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作用。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人超300臺,比2012年增長約13倍。工業機器人應用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實現機器人產業和中高端制造業也結合發展,這對做機器人的廠商來說,關注點也在于如何提高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因為有些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大多處于行業中低端。所以現在有些機器人廠商在嘗試突破精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核心領域的技術,也有廠商在做材料研發、加工工藝等技術的突破,還有的廠商在做操作系統和相關基礎軟件的突破。
機器人這個板塊還非常重要,雖然機器人產業自身規模并不大,但能量可不小。現在工業機器人可以被當成生產工具,可以做一些精細不好操作的技術活,幫助我們等解決一些生產環節的難題,幫助制造業提質增效。同時,國家也一直在推動智能化、網聯化、柔性化制造的發展,企業也逐漸意識到,機器人可以往中高端產業發展,是人工智能、5G等數字技術連接制造業的橋梁。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