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
那些堅守初心、堅持創新的企業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四十余年,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如沐春風,早已摘掉“技術薄弱”“低價低質”的帽子,在全球制造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據相關機構測算,中國制造業總產出在全球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8.5%提高到2017年的28.57%。這離不開一批執著于技術創新的制造企業。它們多年來埋頭打磨自己的實力,追求高精尖技術,不斷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所屬領域的“隱形冠軍”。南京高精傳動設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高齒”)便是其中一員。
這家工于齒輪箱制造的企業,僅用十多年的時間即成長為全球風電傳動領域的領導品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的數據顯示,南高齒的業務遍布中國、美國、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3.72%,穩居第一。由于表現突出,該公司入選了工信部以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布的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名單。
成績的背后,是這家企業數十年的堅守與創新,即便歷經市場的風云變幻,仍堅持技術立身,向世界講述著“中國制造”的故事。
五十載積淀 一朝乘風起
南高齒的前身為南京機床修理廠,成立于1969年。沒人料到,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它會蛻變為全球傳動設備制造領域的巨頭。彼時,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制造業面臨著缺技術、 少資金的窘境。從事制造業更是一場公認的“長跑”,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與大量的資金投入,考驗的是企業的魄力和定力。在歷史的風云變幻中,很多制造企業最終沒能堅持下來,被時代洪流裹挾而去。
面對種種不利條件,早期的南高齒一直堅持踏實創業,并逐漸鎖定主攻方向。1976年,這家企業正式轉型為專業化齒輪箱生產廠家,瞄準了高精傳動設備制造領域。南高齒的老一輩管理者很清楚,接下來要走的路依然漫長而艱辛,只能依靠持續創新。“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支撐南高齒不斷前行的原動力在于,我們篤信,制造業是國家崛起的一大基石,其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每個參與者的努力?!?/p>
僅僅2年后,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制造業發展迎來“春天”。
“改革開放的紅利、各級政府的厚愛,給予了我們力量和保障?!蹦细啐X董事長胡曰明表示 :“南高齒以科技立本,加大創新投入,這個階段取得很多突破,為公司后續發展積蓄了力量?!?/p>
1979年,試制成功2.3萬千瓦燃氣輪機大功率負荷齒輪箱、附件齒輪箱、6000立方米制氧機行星齒輪增速箱,達到了進口樣機的設計指標;1984年,為我國第一顆同步衛星和地面雷達站提供高速齒輪箱;1986年,參與的國家“六五”攻關項目“高速重載齒輪基礎技術研究”通過機械電子部鑒定,并獲得機械電子部科技成果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末完成的3.6萬千瓦燃氣輪機發電機組負荷齒輪箱,是我國獨立自主設計的功率最大的齒輪箱,成為我國高速齒輪技術發展的階段性標志......
這些技術儲備,讓南高齒有了在更多領域施展拳腳的資本。2004年左右,這家企業決定進軍風電市場。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戰略抉擇是極其成功的。
在此之前,由于石油危機爆發以及化石能源應用導致的氣候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全球范圍內掀起了能源轉型浪潮,可再生能源開發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提上日程。我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頒布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并先后啟動“乘風計劃”“雙加”工程等,2006年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更是直接奠定了產業長期繁榮的基礎。在風電設備中,齒輪箱是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關鍵大部件之一。
“雖然風電齒輪箱是一種專用型齒輪箱,但它與工業領域的大功率行星齒輪箱的結構和原理相似。在進入風電領域前,我們有著數十年的大功率行星齒輪箱的開發經驗,形成了完善的開發體系?!币幻细啐X管理層人士表示。
然而,當時我國風電齒輪箱發展存在國產化率低、故障率高等問題。針對這種現狀,南高齒緊貼項目開發需求組建起第一支技術團隊,并于2005年下線了第一臺風電主齒輪箱。自此,該公司的風電業務發展迅猛。截至2019年11月底,南高齒已向市場交付超過7.2萬臺風電傳動設備主齒輪箱和40萬臺偏航/變槳傳動設備,累計交付超過1.3億千瓦風電主齒輪箱,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60%。
由此產生的回報是豐厚的。2004年,南高齒的風電業務銷售額不足100萬元,2019年則達到65億元,成為集團的支柱產業。
在發展過程中,南高齒并未將目光局限于國內市場,為了增強抵御市場波動等風險的能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這家企業非常注重對國際市場的開拓,以達到“內外并舉,以外促內” 的效果。胡曰明解釋道 :“作為一家機械裝備制造企業,如果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自己應有的地位,它遲早要在國內失去地位?!?/p>
為此,南高齒果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企業管理體系,圍繞研發團隊、生產投資、市場推廣和客戶服務四個方面迅速組織起強有力的團隊,在中國、美國、德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建立了基地,有效覆蓋重點市場。
經過多年的開拓,南高齒的國際化進展順利。記者拿到的資料顯示,目前,在南高齒的總營業收入中,超過30%來自國際業務,客戶包括多家位居世界風電機組制造業前列的整機廠商。
可以說,風電為南高齒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銳意進取 創新驅動
制造業要轉型升級,依托完善的研發體系實現持續的創新是必由之路。
風電齒輪箱的設計壽命一般按20-25年考慮,這些設備被安裝在百米高的機艙中,空間狹小,運維條件較為苛刻。這些特殊的條件,對設計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憶起最初研發風電齒輪箱時的情況,南高齒的技術人員記憶猶新,“初期研發的一款1.5MW風電齒輪箱掛機運行時,高速端密封漏油嚴重。為查找漏油的根本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克服恐高心理和嚴寒,在機艙內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試驗和檢測。通過大量試驗和數據分析,最終查明了漏油原因?!?/p>
南高齒堅持以穩健的技術發展理念進行創新,技術研發要經過策劃、評審、研究、驗證等環節,產品經過試運行合格后,才會批量推廣應用。
南高齒研發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為了提升產品的設計水平,南高齒于2014年在德國杜伊斯堡設立歐洲總部,依托德國的研發中心,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了解高端客戶的真實需求,并且擴大‘智囊團’規模。南京研發中心立足于公司的實際加工和制造能力、試驗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研發設計出滿足國際高端客戶需求的產品?!?/p>
目前,雙元研發中心共開發出2.0兆瓦、2.5兆瓦、3.4兆瓦以及相關升級型號等多款產品。
此外,在南高齒,設計、制造、運維環節已經形成閉環。運維中收集到的數據分析結果會不斷反饋到設計和制造環節,從源頭上幫助優化產品,進一步提升質量。
公司研發人員分享了一個實例:“早期, 風電齒輪箱潤滑全部采用外部硬管供油,潤滑齒輪和軸承,后市場部門會經常接到客戶對齒輪箱管路滲漏油的投訴。通過技術提升和結構設計優化,現在取消了外部硬管供油潤滑,避免了漏油風險,顯著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p>
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發及現場應用,南高齒的技術團隊在熟悉和掌握了風電齒輪箱的應用特性和技術要點,并積累形成產品應用數據庫的前提下,利用數據庫對產品潛在失效模式展開分析,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在多項研發中都取得了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南高齒還在積極推動齒輪箱標準化研發。早期,風電齒輪箱主要根據整機商提供的規范進行設計,導致新產品研發周期長,生產規模受到限制,成本結構優化難度大,產品風險難以控制。為規避這些問題,2016年,這家企業發布了系列化風電齒輪傳動產品平臺NGC StanGearTM。
這個平臺應用了標準化、模塊化理念和可靠性技術,用戶可根據平臺樣本和自身整機的設計要求,直接選用一款最為匹配的齒輪傳動產品,或選擇最接近的產品進行定制化修改設計,從而實現低成本快速上市的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相對于全新的定制化產品開發流程,使用NGC StanGearTM選型流程可以節約12-20周的產品開發周期,使得新品可以提前上市,大幅提升下線速度。
一絲不茍 質量為先
在制造業發展過程中,質量提升是永恒的主題。
據南高齒質量部門負責人回憶,南高齒的質量體系建設經歷了多個階段。建廠之初,僅依靠技術員及檢查員進行質量控制;20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逐漸形成系統性的質量管理理念;2000年初,單獨設立企質處,全方位推行PDCA循環的質量管理方法;2010年,逐步設立質量發展職能部門,建立以業務直線制和職能垂直管理雙維度的管理模式,有計劃地提升質量管理的戰略地位。
目前,該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經基本成熟,形成了以“零缺陷”為目標,涵蓋“N”(新產品可靠性設計)、“G”(專注卓越架構與人才建設)、“ C ”(以客戶關注為焦點)、“ Q ”(全制造過程質量控制)和“S”(供應商質量管理)五個方面的“N · G · C · Q · S”質量閉環管理體系。
當然,這套體系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措施來落地的。比如,檢驗測試是保障產品質量的核心一環。據了解,南高齒建立了一支專業化的檢驗測試團隊,配置專業的試驗測試中心及檢驗測量器具,用嚴苛的檢測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團隊深入研究大尺寸測量和探傷技術,目前已申請7項檢測技術相關專利。
南高齒管理層深知,提升產品質量,離不開與上游供應商的密切合作。
據悉,南高齒有一套嚴格的供應商開發流程,包括首件認證、零件放行、簽訂合同、供應商管理等;自主開發了PPAP電子流程,規范整個采購環節的策劃、評審、實施監控以及驗證閉環。
“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我們還將管理方法推廣到供應商端,以此加強與產業鏈的聯系,建立了持續改進和協作共贏的產業文化?!鄙鲜鲑|量部門負責人表示。
南高齒每年都會召開供應商大會,一同探討制造業升級發展大環境下的雙贏合作,并對優秀供應商頒獎,以激勵供應商提升品質與服務可靠性,加深與南高齒的戰略合作。
高效響應 一流服務
制造業的服務化是大勢所趨。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高效、一流的服務是南高齒突出重圍的關鍵。
齒輪箱從出廠、安裝到投運,周期較長,應用環境又較為惡劣,運維效率高低直接決定著其能否保持高效、可靠地運行。
針對于此,南高齒本著“及時服務、本地服務、預防服務”的戰略思路,專門成立了風電后市場業務發展部門,全天候24小時隨時為客戶提供服務保障。
完善的全球售后服務網絡是其能及時響應客戶需求的保障。南高齒依托全球服務網絡,為遍布五大洲的裝機產品提供售后支持。南高齒后市場服務經理告訴記者,“這一布局能很大程度上與各個區域的裝機密集度重合,基本覆蓋重點市場的服務需求。從實際運營來看,這些網點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幾乎能做到與客戶‘零距離’?!?/p>
各網點間保持著高度的協作,無論是在管理方面,還是備件資源方面,所有網點均由南京總部的服務技術團隊統一調度,從而達到了協調統一,并具備高度的靈活性。
在人員配備方面,所有現場服務人員都接受了專業的齒輪箱維修培訓,已有百余名人員擁有專業的登高證和海上作業證等專業資質認證證書。
“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培養服務團隊的技術能力和資質,力爭服務人員分布可以滿足客戶在高原、海上等特殊地區的服務需求?!蹦细啐X后市場服務經理表示。
此外,南高齒還廣泛借助數字化技術的力量,建立了多種數字化檢測預警系統,及時反饋設備運行情況。客戶可以通過NGC Gear-SightTM 狀態監測系統了解齒輪箱及其他關鍵部件的損傷情況以及剩余使用壽命,據此優化運維計劃,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客戶的反饋顯示,通過使用該系統,能夠節省90%的個案運維成本。
在著眼于自身發展的同時,南高齒還積 極推動行業進步。目前各個制造商的技術水平不一,對主齒輪箱的檢修要求不同,檢修質量也良莠不齊。為了引導市場良性和有序的發展,南高齒此前聯合南京安維士傳動技術股份 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等機構聯合編制了《風力發電機組主齒輪箱檢修技術規范》,該規范于2017年6月通過行業內專家評審,并于同年8月正式發布實施,打破主齒輪箱運維無標準規范的局面。
新起點 續寫新華章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五十年間,南高齒始終堅守實業報國的初心,踐行著“大國工匠”精神,見證了我國制造業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立于新的起點,“百年老店”自然而然成為這家企業的下一個目標。
胡曰明詮釋道 :“回顧過去,幾代南高齒人艱苦創業和改革創新,把當初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打造成為風電領域重要的傳動設備供應商。今天的南高齒人,更要承前啟后,以振興民族制造業為己任,全體員工一起,為打造百年南高齒而奮斗。”
海上風電是南高齒關注的一個重點領域。近幾年,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提速,機組大型化趨勢也日趨明顯。2017年,南高齒牽頭承擔的7MW級風電齒輪箱項目通過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驗收,未來其將致力于大兆瓦機組齒輪箱的研發。
在穩固國內市場地位的同時,篤信“國際品牌才有國內市場”的南高齒還持續深耕國際市場。目前,這家企業正積極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加速推進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廣泛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力爭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多科技含量高的優質產品選項,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國際知名品牌。
對于南高齒而言,未來絕非一路坦途,但必定會充滿想象與精彩。
文:《風能》雜志 孫一琳
Copyright ? 2021-2022 精北傳動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5970 滬ICP備20024360號-1